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后,需要向学校的课题管理部门申请鉴定和结项申请。课题结题鉴定程序是初审、复审、结项。对于结题,课题成员普遍担心的是课题结题失败后还有机会结题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一般课题结题鉴定可以申请两次,第一次课题结题失败后一年内还可以申请一次课题结题鉴定,两次申请成果鉴定和结项均未获通过就不能再申请了,会被撤项处理。
因而掌握课题结题程序非常重要。课题怎么结题呢?课题结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课题结题程序:
1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后,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向学校的课题管理组提出鉴定和结项申请。
2、课题结题成果需要经过鉴定才能参加结题评审。如果是出版了专著、发表了论文或者获得了国家级、省部级奖励的,可以免鉴定,直接参加课题结题评审。
3、课题结题初审。主要是学校课题管理组负责鉴定和集体材料审核,看是否有缺漏,课题成果是否与预期成果一致。
4、课题结题复审。学校将课题结题材料提交给教育部,由教育部组织专家会审组进行复审和成果鉴定,主要看课题是否按照计划完成任务,课题研究成果是否符合要求,结题申请材料是否齐全,课题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法。
5、课题结项。课题复审通过后可以进行结项,对课题结题成果进行鉴定等级,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。不合格的不会准许结题。教育部会对结项材料进行抽查,确认没有问题的课题会给下发课题结题证书,拨付剩余的经费。
6、课题结题鉴定最多申请两次,第一次未通过结项的课题,可一年内达到免予鉴定条件后可重新提交结项申请。两次都没有结题的课题给予撤项处理。
综上,课题结题证书是课题成功的标志,课题结题证书对评职称具有重要作用。课题如果想顺利结题,需要在研究周期内如期完成任务,课题成果最好出版专著或者发表论文,可以获得免鉴定权利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发生课题成员变动要及时打报告提申请,课题成果要避免政治问题和学术不端。这样您的课题一般都能顺利结题,获得课题结题证书。如果您的课题没能结题,可以找在线专家老师咨询,助您顺利结题。